查看原文
其他

回响书单001|万物有灵且美

ECHO 回响之外 2022-11-16


据说,学习的本质就是学会正确地命名。在万物拍照检索即可得的当下,“多识鸟兽草木之名”究竟有何意义?我们认为,这些一板一眼写山川河流和动植物的书,可以给人一种静的力量,正好抵御那无处不在的躁动。



©



在山中安眠、观看、

倾听、触摸和感受,

乃至于思考如何存在。


娜恩·谢泼德 Nan Shepherd (1893-1981),英国作家、诗人,一直生活于苏格兰阿伯丁,曾在阿伯丁教育学院教授英国文学。她终生未婚,与山为伴,阿伯丁附近的凯恩戈姆山区遍布她的脚印,作品也都以大山为主题,包括散文、小说和诗集。



凯恩戈姆山国家公园坐落在苏格兰高地的中心地带,曾被评为全球前20个必游景点之一。拥有全英国最为壮观的一些山脉、森林小径、河流湖泊、野生动物栖息地、村庄和酿酒厂,景点之多令人流连忘返。



“我就像一条狗,气味使我兴奋;泥土上苔藓的味道也使我兴奋……”

娜恩·谢泼德是大山的终身游客:她吃野果、饮河水,她在湖里游泳、在山腰入眠;清晨醒来,知更鸟的爪子搭在她赤裸的胳膊上;有些时候,是野鹿吃草时的呼吸把她唤醒。


她冷静精准,分享了一生所见的高地、幽谷、群山、水、雪霜、空气与光、植物、鸟兽虫和人类;却又私人、自我,描述了自己在山中如何安眠、如何观看、如何倾听、如何触摸和感受,乃至于如何存在。


这是一曲献给大山的经典颂歌,一本捕捉流水、雪花、鹿鸣的风土故事集,更是一次通往存在的旅途,一次长达数十年的感官实验,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人和外在世界之间能产生多少微妙的联系:对山的生命体察得越深,对自己也就了解得更加深入。在1977年出版之前,此书的手稿被作者本人压在箱底三十多年;而在出版后,珍妮特·温特森、阿莉·史密斯、罗伯特·麦克法伦等知名作家均成了娜恩·谢泼德的忠实读者。



自然之奇妙,高原之雄伟,

常会感到自己很渺小,

人认识的东西总是局部的,

而大千世界则无穷尽,

无奇不有。


臧穆(1930—2011)曾任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真菌科学研究。与众多科学家一样,他以“原本山川,极命草木”为已任。他认为没有野外工作,科研就成了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如何将野外考察中观察到的信息记录下来,以便日后参考,是野外科考的一个重要工作。正是科研工作的所需,使臧先生养成了在野外写日记的习惯,这也是老一代科学家的优良传统。



冈底斯山以北,西藏阿里地区的高山草甸。 摄影/沈晶 

冈底斯山脉国王峰普拉琼喜及它下方的冰川融雪。图/图虫·创意



《山川纪行》收载臧穆先生1975年至2007年32年的野外考察纪实写生,既包括地形地貌、植被类型、植物真菌、标本信息、生境海拔、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等诸多原始记录,也包括其大量速描写生和诗书文字。臧穆先生从1975年开始参加第一次青藏高原科学考察,1975年、1976年、1980年和1982年先后四次赴青藏高原,进行真菌方面的考察和研究。


青藏高原奇异的山川植被和独特的动植物真菌资源,极大地激发了先生的探索热情。在他的野外笔记里,有这样的记载:1976年7月26日,我和吴征镒先生进藏,……地球的南北两极终年积雪,而青藏高原位于低纬度、高海拔,高峰之处也是常年积雪,所以称“第三极”。……此次考察,我第一次亲手采集到高山虫草,这是我国的一个特有种,极为兴奋,晚上看标本,眼前就像放电影,一天走了青藏高原的几个典型植被带。自然之奇妙,高原之雄伟,常会感到自己很渺小,人认识的东西总是局部的,而大千世界则无穷尽,无奇不有。自然之美,博大至极!




大自然怀抱中的乡野风情,

多姿多彩的人和动物,

一幅芸芸众生的绚烂画卷。



吉米·哈利 James Herriot(1916—1995),苏格兰人。一个多才多艺的兽医,也是个善于说故事的高手,被英国媒体誉为“其写作天赋足以让很多职业作家羞愧”。



“活泼的生命完全无须借助魔法,便能对我们述说至美至真的故事。大自然的真实面貌,比起诗人所能描摹的境界,更要美上千百倍。”


把追车当做一门艺术的狗,策划群猫暴动的精灵古怪的老猫……动物们的温馨感人喜剧在轮番上演着。大自然怀抱中的乡野风情,多姿多彩的人和动物,构成了一幅芸芸众生的绚烂画卷。


年轻的乡村兽医哈利,每天开着一辆冒黑烟的老爷车“南征北战”。和恶犬贴身肉搏,随时准备应对母马的“无影脚”……,各种让人哭笑不得的“惨痛”遭遇层出不穷。在这里他遇上有生以来最困窘的时刻,也享受到最温暖动人的真情。作者以轻松幽默的笔触,记录乡间行医的点点滴滴,满溢着兽医生活的笑与泪,朴实的人情和土地的智慧。



英剧《万物生灵》该剧改编自《万物有灵且美》系列图书,导演布莱恩·派西维尔,大名鼎鼎的《唐顿庄园》就出自他手。故事发生在英国乡下约克郡,全剧围绕乡村兽医和农场动物展开。剧情温馨幽默,没有狗血的刺激反转,充满治愈人心的力量。




是平静、安宁中度过的,

除四时的衰荣,

再无别的变迁”。



吉尔伯特•怀特(1720—1793),英国十八世纪著名博物学家、作家。十九岁进入牛津大学奥利尔学院,后获得文学士学位,曾任副牧师,牛津初级学监等。三十五岁时回到家乡塞耳彭定居,终生独身,安闲度日,以观察鸟兽鱼虫为乐。他的一生,如他侄子所言,“是平静、安宁中度过的,除四时的衰荣,再无别的变迁”。





《塞耳彭自然史》是英国十八世纪博物学家、作家怀特用书信体写成的一部博物志,将其家乡塞耳彭村的鸟兽草木虫鱼娓娓道来,两百多年来流传不绝。这组信的趣味,今天多在于文学,在于其牧歌的趣味。它那优美清明的文体描绘的宛如图画、生动逼真的塞耳彭风物,永久保存着“不变的姿媚与最初的新鲜”。




艾温·威·蒂尔(1899-1980),美国著名博物学家,摄影家、自然文学作家,生于伊利诺州,曾任纽约昆虫协会、布鲁克林昆虫协会主席、梭罗协会主席,美国皇家摄影协会会员。他配有自己拍摄的照片的自然图书以准确的科学信息和诗意的表达方式而著称,获得包括普利策奖和约翰·伯勒斯勋章在内的多个奖项。



疲惫的身心注入自然原力,

顺从地放下肿胀的自我,

谦卑而平静地感受那股

令人惊叹却被忽视的巨大力量。



上图:帝王蝶。

下图:帝王蝶前来越冬的蝴蝶公园,位于太平洋丛林镇。

鲑鱼顺着瀑布从海中回返。在这里,每年秋天印第安人用渔网捕捉鲑鱼。



美国自然美学大师艾温·威·蒂尔耗时十五年,行程七万六千英里,记录美国大陆春、夏、秋、冬四季的自然风貌,写就了“美国山川风物四记”这部里程碑式的杰作。


这部作品以平实却又精妙的语言深入记述了自然中的生物在四季更迭中生生不息的活动,以博物学家敏锐的感官与作家优雅的手笔展现了一个我们无从感知的美丽世界。这里充满了炫目的色彩,悦耳的乐音,馥郁的香气,置身于这个波澜壮阔却又精致入微的世界之中,我们疲惫的身心被注入自然的原力,顺从地放下肿胀的自我,谦卑而平静地感受那股令人惊叹却被我们忽视的巨大力量。


这便是人与自然共生共栖的伟大哲学,一种让一切都变得更美好的心境。毫无疑问,“美国山川风物四记”是自然文学史上最撼动人心的诗意之作。




亨利·戴维·梭罗(1817—1862),19世纪美国超验主义作家、哲学家。1837年毕业于哈佛大学,回到家乡以教书为业,1841年后转为写作。曾协助爱默生编辑评论季刊《日晷》,一生支持废奴运动。他选择了心灵的自由和闲适,强调亲近自然,追求“简单些,再简单些”的质朴生活,提倡短暂人生因思想丰盈而臻于完美。著作包括《瓦尔登湖》《非暴力抵制》《河上一周》等。



诗意秀美的四季景色,

极简的生活,

思考生活如何能离心灵更近。





《瓦尔登湖》用澄澈的思想和文字告诉我们“物质极简、灵魂丰盈”的生活真谛。梭罗远离喧嚣,在瓦尔登诗意秀美的四季景色中,过着极简的生活,不断地思考生活如何才能离自己的心灵更近。他用文字树立了一根真实世界的标尺,让后世就知道,假相和幻景屡屡泛起的洪流到底多深。




夏洛特·斯莱(Charlotte Sleigh)是肯特大学的科学史讲师,也是研究科学史、科学文献和科学通讯的专家。她著有多部博物志相关书籍,包括2003年出版的《蚂蚁》(Ant)和2012年出版的《蛙》(Frog),均属于瑞克顿出版社的“动物系列”。



艺术与科学的历史性握手,

永垂不朽的纸上动物园。




在这部令人惊叹的作品中,科学史学家夏洛特·斯莱用终极的纸上动物园——大英图书馆的藏品——为艺术与科学的历史性握手提供了绝佳例证。书中汇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手稿、印刷品、画作、珍本书中令人叹为观止的插图,让我们跟蝴蝶、甲虫、蜘蛛、贝壳、鱼类乃至珊瑚面对面。这正是永垂不朽的纸上动物园。




著者│肯尼斯·格雷厄姆 Kenneth Grahame

英国著名作家,经典儿童文学作品《柳林风声》的作者。《柳林风声》来源于格雷厄姆给自己的儿子所讲的睡前故事,后被《小熊维尼》的作者A. A. 米尔恩改编为剧本。其他作品还有故事集《黄金时代》及其续篇《做梦的日子》等。

 

编著者│安妮·高杰 Annie Gauger

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哈里·兰莎姆人文研究中心研究员,肯尼斯·格雷厄姆学会成员。《柳林风声诺顿注释本》是她研究肯尼斯·格雷厄姆手稿十余年的成果。



诗意家园的奇趣历险,

动物多彩的生活奇遇,

吟咏家园风光,

萦绕在柳林河畔的乡野之歌。



拉克姆画的传递午餐篮,1940年



《柳林风声》是英国著名作家肯尼斯·格雷厄姆创作的儿童文学经典,来源于格雷厄姆给自己的儿子阿拉斯泰尔讲述的睡前故事,后被《小熊维尼》的作者A. A. 米尔恩改编为剧本。格雷厄姆以优美流畅、清新自然的散文笔调叙述了一段围绕诗意家园展开的奇趣历险,既是河鼠、鼹鼠、獾、蟾蜍这些性格各异的动物经历的丰富多彩的生活奇遇,也是一曲抒情地吟咏家园风光,萦绕在柳林河畔的乡野之歌。


《柳林风声诺顿注释本》由肯尼斯·格雷厄姆学会成员安妮·高杰历时十年编纂而成,全面揭示这部不朽的儿童文学经典背后的秘密。这个拥有权威注释与精美插图的版本将帮助读者深入探索故事中那个田园诗般的世界。




今日互动


在哪一刻自然给了你莫大的启示?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我们将挑选出2位响友,分别送出《活山》一本。


 ©


特别策划 | 回响之外

平面设计 | 王津   排版 | 子溪

监制 | JAY

新媒体运营 | JEAN

品牌运营 | 子溪、侯雨




 往期精彩回顾 


战争遗产:敲响和平的警示钟


身在香港


对话 | 林文科:取自东方,突破构造,延续记忆



 ©

扫码添加回响之外编辑部官方微信

更多精彩内容等你来发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